杰出的启蒙思想家——卢梭

2021年8月29日09:53:27文章评论232阅读模式
%title插图%num

让·雅克·卢梭生于瑞士日内瓦。他的父亲是个钟表匠。卢梭刚出生时,他的母亲便因难产死去,是姑母费尽心力抚养他。卢梭从小聪明机灵,虽然他没有像富家子弟那样受过系统教育,但特别爱读书的习惯使他成了一个知识丰富的人。
母亲去世后,父亲经常郁郁寡欢,幸好母亲留下了不少的书,有哲学的、历史的,更多的是小说。父亲常和卢梭晚饭后相对朗读,有时他们甚至忘记了时间,以至于通宵达旦沉醉在书的世界里:这使卢梭无形中养成了读书的习惯,也充实滋养子卢梭年幼的心灵。7岁时他已把家中所有的书都读完了。
然而不久,一次意外事件中断了他的正常生活。父亲因与一个法国军官发生冲突而不得不离开了他,远赴他乡;卢梭只好到舅舅家居住。舅舅把卢梭和自己的儿子,一起寄宿在包塞一个牧师家里读书、学习。清静、柔和又美丽的乡村景色使卢梭对大自然的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生活的曲折使他受到了磨练,也使他形成了坚定不移的性格。
卢梭13岁时,舅舅将他送到马斯隆先生那里学做律师书记,希望他能赚点生活费。可他却十分讨厌这个工作,马斯隆先生也不喜欢他,常骂他懒惰、愚蠢。不久,他又跑到一位雕刻家手下当学徒,因为他爱好绘画,他工作起来也很认真,可他师傅是个脾气粗暴的人,卢梭常常无故受到责难。
1728年卢梭再也不愿在师傅家呆下去,便离城出走,开始了流浪生活。此间,他给人雕刻过盘媒上的图案,替一位身患绝症的贵妇人写过文稿。颠沛流离的人生路上,他寻找一切可能学习知识的机会,因为他知道,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,才能改变贫苦平民的生活也是在这段时间,他到过欧洲的许多地方,广泛接触了社会,并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见解。
卢梭一生漂泊不定,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,饱尝人间的冷暖与辛酸。他对社会的不平等有很深的体会,对人类社会的的发展史也作过深入的研究。1749年夏季的一天,卢梭看到一则征文广告,题目是《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俗是否有益》。他当时就感到有许多富于生气的思想不断地从心中闪现出来,冲击着自己的头脑,非得一吐而后快。他便兴奋地跑去与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交换想法,狄德罗鼓励他写文章应征。卢梭便从研究人类发展史着手,论述了人类社会所经历的变化等,没想到第二年他的应征论文获得了头等奖,卢梭的名气因之变大。后来,他又发表了《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》,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:“自然界中很少有不平等的现象。当今流行的不平等现象是人类在求生存和进步的过程中,人为地逐渐衍生而成的。”
卢梭一生经历的社会底层的生活,这是他与其他启蒙思想家们生活经历不同的地方,这也使得他能更加关注人的“自由、平等、人权”问题。人类为什么不平等?如何克服不平等?卢梭认为:“每一个人都生而自由、平等”。“不平等”并不是与生俱来的,而是后天形成的。为了深入阐明自己的观点,他那震动法国、欧洲乃至世界的巨著《社会契约论》终于问世。卢梭在这本巨著中强调,为了防止不平等的发生,“集体”权力和立法权、行政权等的运用,必须交由全体公民,即“主权属于人民。”主权既不可转让,也不可分割。政府只不过是据法律使用国家的力量而已,政府官员决不是人民的主人,而只是人民的官吏,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,也可以随时要求撤换他们。据此,卢梭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,反对专制制度。他认为专制必然造就暴君,暴君就是人民的公敌。他号召人民用暴力推翻暴君,夺回属于自己的“主权”,为捍卫自己的“天赋权利”,应该不惜流血、坐牢,乃至砍头。
卢梭大胆的主张引起了政府极大的恐慌,他们到处通缉卢梭,卢梭被迫四处流浪。然而卢梭的“革命”主张,已经深入到法兰西人民心中:只有革命,才能争回权,才能维护人的尊严。后来在1789年,法兰西人民终于掀起了推翻暴君、争取民主、争取平等的大革命。
1757年卢梭撰写的教育学名著《爱弥尔》出版,书中阐述了以自然主义为基础的教育思想,尤其是儿童期教育。他那具有独创性的教育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,他强调,以儿童为本位,按年龄组对儿童进行教育。这部被誉为儿童教育经典著作的书,一经出版便震惊世界,卢梭因此又受到当局的围攻。他们视这本书为异端邪说,因为当局害怕卢梭著作中的新思想,便查禁这本书,他们甚至废除了卢梭的永久性公民权。卢梭只得在国外到处躲藏。

在卢梭短短66年的生命中,《人类不平等的起源》《社会契约论》、《爱弥尔》《新爱洛绮丝》、《忏悔录》《对话录》《孤独散步者的梦想》等一部部经典巨著的发表,接二连三地震动法国欧洲、甚至整个世界。

铁眼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8月29日09:53:27
  • 转载留链接:https://www.tysb.club/8116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